今天是公司的WD530(每週三下午5:30鼓勵提早下班的Refresh制度),在與之前公司前同事吃完飯後,比平常較早的時間回到家。
剛好熱愛韓劇的家母正在看「麵包王 金卓求」一劇,劇情中主要是描述一個超嚴格的師父用「心」地做了一輩子的麵包,對於以「心」來製作麵包的深刻體會及領悟,在傳授弟子的過程中,出了三道重要的考題。
1. 制作世界上吃了會最飽的麵包
2. 制作世界上吃了會最有趣的麵包
3. 制作世界上吃了會最幸福的麵包
本期剛好演到答案揭曉的橋段,考題背後用意,
結果是:
1. 代表體貼體恤他人的心
2. 代表製作中能讓自己最樂在其中
3. 代表接下來所做的麵包
劇中幾個場景都讓我熱淚盈框(這幾年淚線特別發達…呵~)。因為這一,二十年以來,對於「職人」專注在產品創出過程中的「心與靈魂」,特別容易誘發我的感動與尊敬。那是一種製作生產者專注用心的「愛」貫入「產品」中所產生的接受方對服務過程一種「美」的感受與感動。
從早期物資匱乏時代到資本主義大量生產時代,已滿足人類許多基本物質上的需求,但許多產品卻也漸漸失去原本製作生產者用心與消費者購買或接受服務時的感動感受。
有行銷學教父之稱的Kotler在「Marketing 3.0: From Products to Customers to the Human Spirit」一書中提到,從產品行銷以「產品中心」的1.0,及追求顧客滿足「消費者導向」的2.0,接下來將進入以「人」為中心的思考,兼具收益性與社會責任的3.0時代。以某個角度來說,類似回歸早期那種近鄰之間,人與人之間那種關懷溝通的服務提供的感受過程。
記得之前在聽一場演講時,主講者談到「品牌(Branding)」概念時,提到一個隱喻:「你可以喜歡我(產品),你可以對我生氣討厭我(產品),但你不能對我(產品)沒感覺」。人與商品之間的關係,是間雜著情感與靈魂的。而最糟的狀況是沒感覺沒感受。那是一個「生產者」與「消費者」最寂寞的關係。同理也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注入靈魂的感動」!!
這是一種境界,一種豐富生命的感受,對我來說也是一個致力追求很屌的人生哲學。
最後,人生中「男女愛情」「家人親情」「朋友友情」與「師徒之情」…等,在在都是豐富我們人生的感受與幸福感動的源泉。
以上為今日看韓劇雜感^^,晚安~~
Justin